今早一開始時老師重新講解如何制訂正確的行為目標,不少學員還弄不清楚(D)和(C)之間的分別。對於我,在練習寫行為目標的時候比較不能掌握(C),來去都是“10分鐘”內,“一個例題引導後”等,聽到老師說,有時(C)可以省略掉,不禁高興,不必為此傷腦筋。不過,學到了還是可以嘗試運用,或許以後為了使學生達到自己所設下的(C),教學方法的選擇或教材的架構設計會更高要求也說不一定哦!
今天大部份的時間都是在學習製作教學設計模式。開始時覺得很奇怪學校最近所面對到的問題如環境衛生,儀容問題,閱讀習慣,英文教數理等課題怎能以教學設計來撰寫?細想之後,那些問題不正是校方所期望看到的行為結果嗎?所以,為了要有那樣的行為必須在問題的起點和終點行為之間做出逐步塑造養成行為的順序安排,不是嗎?教學設計是解決問題的程序,應該就是這個意思。
我的組別選擇了環境衛生這個課題,雖然老師強調系統教學設計模式只不過是一個參考,我們可以有自己的模式。但是,對於初學者的我們,依著該系統的教學設計模式去設計教學過程,我個人覺得在活動進行后,有一個清晰的基本畫面在我的腦海中,例如在決定目標之前須要先分析問題、教學對象,先鑒定學生起點行為等;設定認知、動作和情意技能之時要看看是否呼應先前所設定的教學目標;要先發展效標參考測驗才能決定評量的方式;設定3大技能目標后才能發展和選擇有效的教學策略;有評量測驗後才能進行教學策略改進的反思等。這些重要概念都是教學設計者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的事項。
完成以上作業之後,從中讓我反思,我們所依循的系統教學設計模式在決定教學目標之後,才決定教學策略,然後才決定評量測驗方法,如此一來才能測量所選擇的教學策略是否有效地解決問題和達到教學目標。但是,事後我不禁思考,如果我們先選定評量測驗方法,是否可以帶來更多元化的教學策略??我認為不同的測量方法可以為學生帶來不同的學習經驗。
復習時,我看到《行為主義》的系統教學設計模式是一個大框架,《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的教學設計模式也建立在這個框架上,唯一不同的是,這兩個主義為傳統的教學設計模式注入新元素,例如:在決定教學目標時,不是一味的希望學生能夠記憶和明白學習內容(行為主義),而是希望學生更深一層的促進其心理模式的成長(認知主義),甚至可進行批判知識的真偽(建構主義);在選擇教學策略時不是一味的單向灌輸、說明、講解(行為主義),而是可以採用多元教學策略、媒體、認知表徵來幫助學生記憶(認知主義),甚至交流、交換概念(建構主義)來獲得新知識。所以,教學設計者所採用的教學觀將決定其教學成效和學生效率!不知這樣的說法有錯嗎?傳統的教學設計模式在注入《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後更為人本導向化。完全採用《行為主義》的效能/效率導向價值觀所設計出來的教學模式必定使學生覺得學習枯燥,沒有意義和機械化,不懂得思考、變通及進行批判,素質涵養也必定有限!
兩天的學習中,我目前得到的結論是,沒有一個教學理論是最標準的理論,沒有一個教學設計模式是最完善的模式,全決定於教學者的風格,條件,教導對象,知識性質和自我要求等因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